編者按:12月3日,河南日報客戶端、河南高教微信公眾號報道我校舉辦首屆中國棗科學與技術研討會。原文及鏈接地址如下:
洛陽師院舉辦首屆中國棗科學與技術研討會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宗寬 通訊員 龍開松 劉迎照 陳西
11月29日至30日,洛陽師范學院舉辦首屆中國棗科學與技術研討會。河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羅馬尼亞農林科學院劉孟軍院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李新崗教授,洛陽師院副校長李曉彥,以及國內棗科學研究領域的30多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相關活動。
據介紹,本次研討會是在我國棗產業歷經30年種植面積快速增長而進入新的高質量發展階段,有待在棗樹超級新品種選育應用與栽培模式創新、棗產品加工關鍵技術與新型功能棗制品研發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的新形勢下,該校舉辦的首屆業內高水平學術研討會。
會上,李曉彥簡要介紹了洛陽師院百年發展歷史及取得的主要辦學成果。他表示,洛陽師院在棗科學研究與成果應用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績;學校將進一步加強以棗科學為主的相關學科建設,支持棗科學團隊在棗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方面多出成果,為河南及我國棗科學研究與棗產業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另據了解,2019年2月,中原地區棗產業國家創新聯盟在洛陽師范學院揭牌。中原地區棗產業國家創新聯盟由國家林業草原局批復,是第一批成立的林業和草原國家創新聯盟,在同時獲批成立的創新聯盟依托單位中,洛陽師院是唯一一所地方院校。
李新崗在致辭中希望與會專家聚焦棗種質資源與遺傳育種、棗樹栽培生理、棗瘋病有效防控、棗貯藏保鮮與深加工4個板塊的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積極開展學術研討,并形成階段性成果,推動河南及我國棗科學基礎研究與關鍵技術的進步。
在專題研討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圍繞我國棗科學研究與技術問題先后做了12場學術報告。劉孟軍院士作了中國棗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專題報告,就中國棗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與產業政策提出了建設性建議與對策;洛陽師范學院趙旭升教授棗科學創新團隊的郭明欣博士 應邀作了“棗的起源、馴化及重要園藝性狀形成的分子基礎”專題講座。
河南日報客戶端鏈接地址:https://www.henandaily.cn/content/2020/1203/CGIHIC.html
河南高教微信公眾號鏈接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TSFzBJiX4DhO1yuixH9sdA